“崖山之后无中华,明亡之后无华夏。”想要毁灭一个民族易倍策略,先要摧毁他们自己的文化。
南宋《崖山海战》陆秀夫背着八岁幼主赵昺投海自尽!明朝崇祯帝践行“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”于煤山自尽!“流水的王朝依旧的人民”朝代更迭,不以成败论英雄!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所谓的“元清非中华论”叫嚣尘世!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。
甚至有一些人连什么是“中国”也没有弄清楚,就开始人云亦云。
古代中国的概念、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上。
武王伐纣成功后,曾在祭天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我现在终于拥有中国了。”
可见,在当时来看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区!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全境、河北省南部。
这是商朝统治的基础,此之位就是西戎、北狄、东夷、南蛮。
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来看,现在在座的各位大多都不是中国人。
展开剩余86%春秋时期,楚国的国君说过:“我本蛮夷也,不与中国之号谥。”所以,我们能按照这个概念来定义中国吗?肯定不能啊!
历史需要辩证的去看待,历史它是流动的,它不是一潭死水。时代在改变、地缘在扩张、群族在融合、都让中国这个概念一直在不断的变化。
秦朝和汉朝时期,岭南地区属于北越。交趾地区北越人和中原汉人不断的厮杀!
现在呢,你敢说两广地区不是中国吗?两广的人不是中国人吗?
唐朝和宋朝的时候,云南属于南诏和大理。东北和内蒙古属于辽朝和金国。
宁夏和甘肃地区属于西夏王朝!西藏和青海属于吐蕃帝国。现在你敢说这些地方不是中国吗?这些地方的人不是中国人吗?
难道只有两宋和明朝的汉人才是中国人吗?其他地区的汉人和少数民族算不上中国人吗?
即使是皇汉的理想故乡,明朝境内也生活着不少其他少数民族的人!郑和是回族人、海瑞也是回族人。就连民族英雄郑成功有一半血统是日本血统,而且他还出生于日本,并且在日本长大。
中国、在古代它只是一个地域的名词。中国人称呼自己都说我是唐朝人,或者说我是元朝人,又或者说我是明朝人。
在古代中国一直都是地理概念,一直到了近现代,它才被强行加入了文化的意义。
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易倍策略,主要是因为日本汉学大家他认为:唐朝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!宋朝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。
日本人在精神上视中国唐朝至上者。认为中国大唐一切都是好的!中国的历史就是东亚的历史。而他们在表现上又极大的瞧不起满清腐朽。
所以,日本人非常推崇两宋之前的中国!而厌恶南宋《崖山海战》之后的中国。于是断章取义的人,就借日本人之名提出了”崖山之后非中华,元明非中华论。”
“崖山之后无中华,明亡之后无华夏”这一说法的历史演变起源,原始诗句的出处东林党钱谦益在《后秋兴之十三》中写道:“海角崖山一线斜,从今也不属中华。”
钱谦益借南宋灭亡《崖山海战》来隐喻明朝灭亡于清朝,表达他对故国明朝的哀思!对异族统治的悲愤。
他并非认为“中华从此消失”而是痛惜汉族政权的覆灭!带有个人情感和政治立场。钱谦益降清后来又反清,但他未将元朝、清朝排除在中国历史之外。
清末民初,上世纪20年代有一个日本在中国学者内藤湖南断章取义。
他在《日俄战争》后提出此观点:通过“文化中心移动说”,宣称中华文明在宋元《崖山海战》和明亡1644年《清军入关》后已断绝!日本作为“文化继承者”应取代中国。
日本在《甲午战争》后推行文化侵略,通过操控历史叙事瓦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。
内藤湖南把中国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对立看待,他认为只有传统的两河流域,才是汉民族生活的地方。内蒙古和外蒙古,应该还原本给原本生活在那里的民族!这显然是扯淡的。
内藤湖南的目的,为日本侵华制造理论借口,试图瓦解中国各民族认同!掩盖自己侵略本质。日本在《马关条约》签订时,曾否认清朝的“中国”身份,声称自身才是中华正统。
无非就是为了分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,为1931年《九一八事变》铺路,和1937年《七七事变》全面侵华再找借口!从而削弱我们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意愿。
日本为了粉饰《侵华战争》的合理性,积极鼓吹元朝和清朝非中国论。这样他就可以为《抗日战争》中犯下的累累罪行,长期占领汉地十八省的中国领土提供了合法的依据。
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在1997年的小说《海啸》中,将“崖山之后无中华”作为主题。渲染南宋灭亡的悲剧性,暗含“中华文明因元朝而断绝”的观点!进一步推动这一叙事的流行。
令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是,都过了快100年了!元清非中国论、元清非中国、崖山之后无中华、这样可笑的论点居然在中国自己人流行了起来。
日本人这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,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待中国古代的历史,把元清两朝当做中国殖民的时代!真是非蠢即坏。日本人这么做,把东北人、内蒙人、新疆人、青海人、西藏人置于何地?就是把我们搞对立。
元朝时候,能征善战的蒙古骑兵在蒙哥时代就已经不行了。忽必烈能成为大汗,靠的是纯汉族的军队统一元朝。这些历史故事我以前都说过,也是有史可查的。
而且蒙古游牧民族是不善经营,再加上当权者横生暴敛,很多蒙古人家破人亡!成了汉族地主和色目商人的奴隶。
在元朝统治的100年时间里,蒙古老百姓过得不比汉人好多少!甚至更差。更别说元朝四等人了!只要有钱有势,谁来了都是上等人。
而明朝时期,朱元璋北伐的军队里也有很多蒙古骑兵,后来这些蒙古人改姓融入了汉族。
清朝的时候,爱新觉罗家族不仅严防汉人!同样也严防蒙古各部、更严防本族的满族人。
清朝入主中原后,用分而化之的方式,让满族人掌握军队,让汉族人管理地方!乐于看他们相互牵制,大清皇帝在中间稳坐钓鱼台。
所以,满清中兴一朝,除了早期的多尔衮、鳌拜和年羹尧!就没有出现过功高盖主的权臣。
就拿雍正朝廷来说,雍正在位13年,作为满清朝廷门户的直隶总督换了13个!其中12个是汉人,只有一个是满族人。而且清军入关后,第一任直隶总督也是汉人!
满清268年里,地方督抚大员绝大部分都是汉人,这是为什么呢?还不是因为清朝皇帝要分而治之!
大清给满人特权和军队,给汉人财政和地方管理。就是为了让每一方势力都无法和皇帝分庭抗礼!
明朝就是没有平衡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势力,导致文官集团一家独大走向灭亡。
想要好好混下去,只能听皇帝的话!在皇帝的眼里,哪有什么民族之分,听话卖命就是自己人!
不听话,即便是亲兄弟,那也不认你。
中国古代很少有民族概念,这些都是近代西方的舶来品。就拿满洲八旗来说:八旗是民族吗?他不过是八旗军皇帝手中的统治工具而已!
八旗军里面既有满人、蒙古人、汉人、还有俄罗斯人、朝鲜人、索伦人、鄂伦春人等等。
中国历史鲜卑人、契丹人、蒙古人。党项人。女真人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,均被汉文化融合。中华文明的包容性,决定其不会因政权更迭而断裂。
中原王朝“分久必合、合久必分!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,自古能者入主中原。”不要被外国人糊弄造成民族隔阂搞对立。
一个被大家认为落后的封建王朝,大家看不上的满清都能在八旗军中包容这么多不同的民族!
1912年,清朝宣统皇帝溥仪亡国时,清帝退位隆裕太后移交领土面积1140万平方公里。
为什么到了文明的现代易倍策略,明粉和清粉却开始物以聚类人以群分?
发布于:江苏省沪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